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服务地方专家团队简介
一、团队名称
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团队
二、团队依托的学科、实验室、基地、工程中心等
团队以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实验室为平台,该实验室有多种大型精密仪器可以共享,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另外,目前团队有科研室6间,具备常规的有机合成设备和部分专业测试设备,现已具备的主要仪器有:旋转蒸发仪、微波合成反应器、低温合成仪、加氢精馏釜、自制列管式光催化箱式反应器、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多点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以上条件为服务地方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三、团队基本情况
目前团队共有6人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1名教授,1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80%以上具有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经历,科研能力强。因此,团队年富力强,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团队具备的为企业事业服务资质、能力综述
本服务地方研究团队是随着我校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用于材料表征的大型仪器的完善而逐步自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团队核心成员均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跨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等多个科学,研究方向接近,研究内容有交叉,且均有较好的科研经验和工作基础。
近5年来,该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5项,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团队年富力强,服务地方、干事创业的热情高。
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专家团队基本信息表
序号 |
姓 名 |
职称
|
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成果 |
|
|
1 |
刘雪静 |
教授 |
硕士 |
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分析检测技术 |
国家发明专利:8,9-单,双取代的咪唑[1,2-c]-喹唑啉-3(2H)-酮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 |
闫鹏 |
讲师 |
博士 |
精细化学品合成 |
盐酸沙丙蝶呤的全合成研究 |
|
3 |
别福升 |
讲师 |
博士 |
精细化学品合成 |
Eur. J. Org. Chem. 2013, 36, 8135-8144. |
|
4 |
曹晗 |
助教 |
硕士 |
精细化学品合成 |
4-硝基-2,7-萘二磺酸的绿色合成方法, CN104370778A, 2015 |
|
5 |
林巧丽 |
助教 |
硕士 |
精细化学品合成 |
国家发明专利, 201510265919.8,2015-05-25 |
|
6 |
周利 |
副教授 |
硕士 |
精细化学品合成 废水处理 |
J. Solution Chem. 44 ,2015 |
|
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专家团队简介
一、团队名称
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团队
二、团队依托的学科、实验室、基地、工程中心等
团队以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实验室为平台,该实验室有多种大型精密仪器可以共享,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另外,目前团队有科研室5间,具备常规的无机材料合成设备和部分专业测试设备,现已具备的主要仪器有:水热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500℃)、可视高温高压反应釜、双频超声波振荡仪、微波反应器、旋转蒸发仪、微波合成反应器、全光谱模拟太阳光HSX UV-300 Xe灯光源及光反应器、加氢精馏釜、自制列管式光催化箱式反应器、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多点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程序控温箱式马弗炉、程序控温管式炉、真空干燥箱、高速离心机、精密电子天平,COD测定仪等。以上条件为服务地方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三、团队基本情况
目前团队共有7人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硕士生导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1人在读博士,具有国外科研经历的3人;,80%以上具有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经历,科研能力强;团队成员36岁以下成员6人,平均年龄34岁。
四、团队具备的为企业事业服务资质、能力综述
本服务地方研究团队是随着我校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用于材料表征的大型仪器的完善而逐步自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团队核心成员之前均从事环境及能源相关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跨越化学、化工、材料科学、表面科学和催化科学,研究方向接近,研究内容有交叉,且均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专家团队基本信息表
序号 |
姓 名 |
职称 |
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成果 |
|
|
1 |
伊文涛 |
副教授 |
博士 |
锂电池材料; 环境光催化材料; VOCs治理技术 |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4 |
|
2 |
闫春燕 |
副教授 |
博士 |
环境光催化材料; 吸附材料; 废水处理技术 |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2014 |
|
3 |
马杰 |
讲师 |
博士 |
功能材料 |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5, 58, 43–47. |
|
4 |
王登峰 |
副教授 |
博士 |
能源和环境催化材料 |
Zn-F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氨基甲酸甲酯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9(2),2013 |
|
5 |
张学兰 |
副教授 |
博士 |
能源和环境催化材料 |
镧化合物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石油化工, 44(10),2015 |
|
6 |
裘娜 |
讲师 |
博士(在读) |
1.纳米酶活性研究及应用 2.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微纳材料控制合成与应用 |
Electrochimica Acta,2016,212,147-154 |
|
7 |
刘泳 |
讲师 |
博士 |
1.功能陶瓷材料 2.石墨烯功能薄膜材料 |
RSC Advances, (5), 104785-104791, 2015 |
|
化工安全服务团队专家简介
一、 团队名称:化工安全服务团队
二、 团队依托的学科、实验室、基地、工程中心等
团队依托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团队的成员都是本学科的专业教师。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有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模型和拆装实训等实验室。实验中心拥有大型实训装置、DCS仿真实训(3D)、矿物加工设备和HAZOP分析软件、ASPEN PLUS模拟软件、PDSOFT 三维管道设计与管理系统软件、BIM制图软件和大型检测仪器(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核磁、电镜、红外、热重、XRD等)。以上条件为服务地方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团队依托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和枣庄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开展化工安全服务。同时为企业化工安全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及工艺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和工艺设计等。同时能为企业诊断生产工艺、检测产品质量、改造工艺设计等。
三、 团队基本情况
化工安全服务团队目前共有6人组成,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工教研室专业教师和学院特聘教授王成信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 1人毕业于浙江大学,1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1人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 1人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1人获得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团队成员40岁以上成员5人。团队成员中枣庄市第一、二届安全专家组成员2人,清洁生产审核师1人,电工技师1人。因此,本团队工作经验丰富,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工作能力。
四、 团队具备的为企业事业服务资质、能力综述
团队依托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煤化工)和枣庄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开展化工安全服务。团队既能为企业化工安全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及工艺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和工艺设计等;同时能为企业诊断生产工艺、检测产品质量、改造工艺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又能为企业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安全培训。
化工安全服务团队专家基本信息表
序号 |
姓 名 |
职称
|
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成果 |
|
|
1 |
任崇桂 |
教授 |
硕士 |
化学工程、安全工程 |
论文,项目 |
|
2 |
王成信 |
高级工程师 |
|
化学工程、安全工程 |
专利 |
|
3 |
鞠彩霞 |
副教授 |
硕士 |
化学工程、煤转化 |
论文 |
|
4 |
董 凯 |
讲师 |
硕士 |
化工成果产业转化与生产工艺优化技术 |
论文、项目 |
|
5 |
李凤刚 |
实验师 |
硕士 |
化学工程、水处理 |
论文、项目、专利 |
|
6 |
范立群 |
高级实验师 |
硕士 |
环境科学 |
论文、项目 |
|